当前位置:首页>文明校园

文明校园

管中二附小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知识普及篇之一“反校园欺凌”

发布于:2018-09-20 点击量:598

  

 

提供一份沃土,撑起一片蓝天

 

 

 

管中二附小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知识普及篇之一

 

“反校园欺凌”

 

前言

 

校园欺凌发生地既有大型城市北京、上海,也有欠发达的青海、广西、云南,从东北辽宁到南端省份海南都有发生。 据浙江大学《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》调查则显示,49%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,87%的人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。

 

 

什么是校园欺凌?

 

 

   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,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。比如:对受害者的直接攻击,包括拳打脚踢、掌掴拍打,敲诈、强索金钱或物品等等。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,影响健康,甚至影响人格发展。

 

    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,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。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;有时集体欺负一人。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,而是受害者怕事,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。

 

    校园欺凌也不仅仅包括肉体上的折磨,还包括了区别对待的软暴力。比如: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与喝骂,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等等。较之前者,软暴力对孩子的自尊心和性格的伤害更大。

 

为什么校园欺凌会频繁出现?

 

   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、最安全的地方,但是当种种欺凌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、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,我们不禁要问,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?

 

    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、是能够解决问题的。有些孩子想当然地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关注或是树立威风的方式……这些现象的出现,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。

 

   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,情绪不稳定、容易暴躁失控、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,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。除去生理因素外,更主要的原因则是青少年对施暴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。而偏差的出现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,包括家庭、社会等诸多方面。

 

  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,在很大程度上,校园欺凌的根子在家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,许多施暴的孩子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:或是家境优越,认为不管出了什么事,家长都可以摆平;或是家境恶劣,自己也有过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。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,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,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模仿。

 

其实对于这种现象

无论家长、学校、还是社会

我们都抱有相同的态度

那就是零!容!忍! 

当孩子遭遇校园欺凌

如何帮助他们把伤害降到最低

就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首要思考的问题!

 

 

四招教孩子

 

远离校园欺凌,保护自己

 

 

 

1.不能字当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在遇到勒索、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,要敢于抗争,要勇敢说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,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。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,任其欺压,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、鼓励了拦截者,就会带来更不良的后果。因而,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。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,导致眼前吃亏。

 

2.要及时报告。

 

    勒索、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,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,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,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。因此要及时向学校、家长报告。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。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,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,或是不想宣扬,会在无形中助长对方的气焰,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,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、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。

 

3.要搞好人际关系,慎重择友。

 

    要对孩子的交友进行教育,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,多交益友,不交损友一个有广泛、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,不容易成为勒索、敲诈和殴打的对象。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学生要多安慰,但不应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,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。

 

4.家长和学校都应言传身教。

 

    家长和学校都应言传身教,对待问题都不应该用暴力解决,而是以建设性的方式与孩子沟通。

对施暴学生不要一味批判、恐吓、全盘否认,而是要帮助他们看到自身行为的不合理之处,理解自己施暴行为的前因后果,敢于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,并学习用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实现合理的目标,以此方能惩教结合,立德树人。

 

   

      校园欺凌并不是一个阶段、地区性问题,而是一个漫长以来世界性的客观存在问题。提醒同学们,遭遇了暴力伤害,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恐惧和痛苦,更不能以暴制暴,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,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,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,用正确的方法面对校园暴力。怎样为孩子们创设快乐、和谐、平等的氛围?需要老师有大爱情怀!需要老师们有公益情怀!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质,为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!

 

 

 

    在学生层面建立起反欺凌同伴支持体系,在家长层面建立反欺凌家长联盟,在学校层面建立反欺凌教师应对机制,在社会层面建立反欺凌志愿者联盟,最终整合各方资源,构建一个“反对校园欺凌网络”,从而做到杜绝校园欺凌暴力!